购物吧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经验交流

学者称《规》诞生于清代 并非古代儿童启蒙读物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6-5-9 20:05:57 人气: 标签:语文教学经验发言稿
导读:清代文献研究者黄晓丹说:“《规》的作者李毓秀,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。《规》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。所以现代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…

  清代文献研究者黄晓丹说:“《规》的作者李毓秀,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。《规》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。所以现代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,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,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《规》这是不合适的。”

  新闻纵横》报道,说到《规》,大家一定不会陌生。很多学校和企业都在读规,把它当做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,那么某些早教培训机构还会让孩子去《规》,市面上也乏相关的音像、图书制品。甚至在,大家会发现一些地铁站的外墙上,都贴着《规》的宣传图文,人可以随时经典。所以最近这几年,《规》确实很火。

  最近,《规》又火爆了一把,不过,这一次却是因为一篇名为《规的是场?》的文章。文章作者认为“《规》并非古人启蒙读物”,而且“当时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,不是儿童”。那么《规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读物?又为留下了哪些传承呢?

  安徽滁州7岁的小学生骆毅和他的许多小伙伴能熟悉的《规》。“父母呼、应勿缓,父母命、行勿懒,父母教、须敬听,父母责、须顺承”骆毅说,这是妈妈叫他背的:“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要尽快的去做,不要偷懒,妈妈讲这个是教我们的道理。”

  不过,最近有学者翻出了《规》的前世。清代文献研究者黄晓丹说:“《规》的作者李毓秀,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。《规》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。所以现代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,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,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《规》这是不合适的。”

  人文学者孙虹刚说,《规》的作者李毓秀的确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人,这位老先生当年自己办私塾,写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国学启蒙教材叫《训蒙文》,后来被不断加工,成为《规》。谁也没说是先秦时期的东西。《规》的话本身是从《论语》中来的。入则孝,出则悌,谨和信,泛爱众,“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做事的基本礼仪、基本礼貌基本行为规范”。

  清代文献研究者黄晓丹讲稿中提到,《规》最初的使用是祠堂、茶馆、书馆,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,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;《规》里面对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一点欣赏的意味,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。对于《规》中缺乏童趣的说法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肖群忠有自己的看法,也许蒙学的对象不一定是学生,给百姓当然也是好的:“传统文化一定要有童趣吗?而且人之初,性本善这种三字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写作方式,它只要起到了这样一个流行的作用就行了,不能苛刻的认为必须有童趣。一定有童趣的东西就好吗?”

  黄晓丹提到:第一,《规》不能代表传统蒙学的全貌,要防止对传统儿童教育的窄化;第二,传统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对抗互相补充的因素,这是传统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来源,要防止对传统的极端化。对于文化的传承,肖群忠提到,要创造性和超越:“有阵子,一个地区的文化局长也说三字经有些不对。它是古代的一个完整文本,不能哪一句拿不出说不对,例如父母在不远游,那现在肯定是不远游不行了,上学都要出门在外,这讲的是基本。远游了可以给父母天天打电话。主要问题还是吹毛求疵,像否定一种对立场人,有些人的话,往往是要否定,否定传统文化的推广、。”

  当涉及到那些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时,黄晓丹认为,《论语》和《规》带来的感受很不一样。《论语》不是一个行为规范,而是一个。但是《规》中的每一句都是在说“你要怎么样怎么样”,以强烈的训导口吻和死板提出种种要求。黄晓丹说:“这使得我们必须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凑这个文本,导致生命体验的虚假化。”

  其实,每个人对经典作品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,学术研究当然也可以百家争鸣。不过依然没有企业、学校的许多人对于《规》的学习热情。

  有着23年语文教学经验的高艳老师说,《规》在仁、义、礼、信等方面都饱含着中国传统美德的价值观,讲述了如何孝敬老人、谦让朋友,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,不能否认它是一本培育孩子的好读物,是孩子很好的课外阅读题材。

  滕州全,简单的阅读平台。请在今日头条订阅滕州全。

推荐:
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